Monday, June 28, 2010

朝鮮戰爭真相:蘇聯為了望在韓半島建立3個通向太平洋的不凍港

中國媒體罕見報道朝鮮戰爭真相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162338-1.asp
2010年6月20日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楊雲在韓國首爾報道


本月25日是朝鮮戰爭爆發60週年,而中國官方媒體首次承認了朝鮮戰爭是由斯大林 (Joseph Stalin) 和金日成合謀發動的戰爭。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17號援引歷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沈志華的話作出了上述報道。韓國的各大報紙18號同時轉載了中國媒體這一罕見的報道。

沈志華教授,曾經組織翻譯了美-蘇兩國關於朝鮮戰爭的解密文件,並出版了《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等多種同類著作。

沈志華在接受採訪時說:「金日成多次請求斯大林和毛澤東允許他武力統一南朝鮮。起初,兩國都否定了金日成的計劃,因為蘇聯不想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升級,而中國正忙於自己的統一。但是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改變主意,決定同意金日成對朝鮮南方採取軍事行動的計劃,並召他來莫斯科密談,最終批准了金日成的戰爭計劃。」

沈志華說:「斯大林反覆向金日成強調了兩點:第一,這個計劃必須徵求毛澤東的意見,必須得到中共的同意才可以實施;第二,萬一美國進行干預,蘇聯是不會出面幫助朝鮮的,那時只能依靠中國的援助。而日成充滿信心地認為,美國不會參戰,因此也不需要中國的幫助。」

沈志華還說,1950年5月13日,金日成來到北京,向中國通報蘇聯已同意的消息,要求中共支持他的戰爭計劃。將信將疑的毛澤東通過蘇聯駐華大使確認了斯大林的立場,並決定一旦美國介入,將派中共軍隊支援朝鮮。」

北京大學客座歷史教授金東吉說(錄音):「斯大林在同意金正日發動戰爭後,要求中共守住這個秘密。」

就當初反對朝鮮戰爭的斯大林到後來改變主意的原因,沈志華分析說,是因為1949年中共掌握政權之後,蘇聯必須放棄對中國境內長春鐵路的所有權和對大連和旅順港的30年租借權。蘇聯為了補償在遠東的這一重大損失,希望在韓半島建立親蘇政,同時擁有朝鮮的3個通向太平洋的不凍港

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一直沒有明確記述朝鮮戰爭的起因,中國人普遍認為朝鮮戰爭是美國和南韓一起發動的,而中國參與所謂「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

韓國的KBS電視分析中國官方媒體罕見披露這一歷史真相的原因可能是「天安艦事件」後中共和金正日政權的關係開始惡化。
.
.

(c/p from: http://tw.myblog.yahoo.com/khwang_99/article?mid=2795&prev=2803&next=2786)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1945年八月),美國、蘇聯在朝鮮半島商定以北緯38度線作為接受日軍投降的範圍的界限。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

以38度線為分界線的理由:
一是: 該線將朝鮮半島近似分割為面積相等的兩部分,

二是: 1945年日本撤銷朝鮮軍編制,將38度線以北的朝鮮軍併入關東軍,38度線以南的朝鮮軍併入國內軍。
.
.
甲午戰後使朝鮮脫離清朝宗主國,並扶持朝鮮成立大韓帝國,成為日本發展勢力的前奏,並於1904~1905的日俄戰爭勝利後於,1910正式吞併朝鮮,成為日本1930年代起進犯中國東北, 1940年代起進犯亞洲的侵略戰爭跳板。

( 佩娃曰: 1.歷史的發展多是環環相扣的 沒有佔領朝鮮作為跳板 日本就很難入侵東北 實現侵華戰爭 2.台灣和朝鮮在甲午之後遭受到相同的命運 但有骨氣的朝鮮人不會懷念日本的統治)

好讓我們回到二次大戰 蘇軍如果沒有出兵就不會有前述的受降區,他們何時出兵的呢--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百萬大軍分四路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駐守東北軍之關東發動全線進攻。同時,蘇海軍太平洋艦隊也先後在朝鮮北部、千島群島登陸,協同陸軍作戰。 在蘇軍的強大攻勢面前,關東軍節節後退。自2月雅爾達會議以後,蘇聯最高統帥部即開始對日作戰之準備。到8月初,已在東北邊境部署了150多萬軍隊、206萬多門大炮、5500輛坦克、5000架飛機,總兵力遠遠超過日本關東軍。

 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投降詔書。17日,蘇聯元帥、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向日軍發出通牒,要日軍放下武器,全部投降。18日,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下令向蘇軍投降。20日,關東軍開始向蘇軍繳械。至8月30日止,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的關東軍全部解除武裝,蘇軍對日作戰結束。

當您只讀這一段會對蘇軍喝采 您也會忽略這個關鍵字眼 可是處女座的小佩娃要誠懇地告訴您 讀書不能像看八卦新聞這樣讀的 會鑄成大錯!!
8月15日是由於蘇聯出兵嗎?
讓我來提醒您 您老可沒忘了原子彈吧!

1945年 8 月6日美國依秘密的曼哈頓計劃 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三天以後第二顆落在長崎 是日本自知無力再撐下去的絕對因素 很明顯的蘇聯是否參戰已無關大局 純粹撿便宜而已
但是蘇聯史達林是有神機妙算 先見之明而主動出擊的嗎? 您又錯了 !

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達皇宮內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形成了雅爾達體系,決定了直到今天許多國家的命運與方向。(此處為遠東方面歐洲部分有關德國 波蘭等省略)

史達林同意在擊敗德國以後90天內加入對日本帝國的作戰。蘇聯戰勝日本後,將得到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以及對大連、旅順及其鐵路連接的控制作為報酬。

立的新國際組織(聯合國),會取代已經失敗了的國際聯盟.

上述有關外蒙古及東北的港灣與鐵路等協議,須徵求蔣介石之同意,羅斯
福總統依史達林之通知,採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事實上美英向蘇聯出賣了盟友中國的利益。
以上從三十八度線追溯到雅爾達密約屬於朝鮮戰爭的遠因至於近因它的簡單答案就是金日成三個字 可是從古到今幾乎沒有侵略者 會承認自己先下手的 但有的歷史真相是包庇不了的直到最近中國方才敢於承認蒙蔽六十年的事實 (見以下中時新聞)

在分析近因之前 我們先看看1945~50 朝鮮半島的局面
1945年月24日 ,蘇軍佔領北部後在三八線停止了進軍 , 9月8日美軍佔領了南部。三八線以北面積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人口占總人口的40%,南部面積佔總面積的43%,人口占60%。 朝鮮半島北部為工業區,南部則是主要的糧食產區。 北部地區則以金日成為首成立了朝鮮勞動黨,並在1946年 2月8日成立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 ,管理朝鮮半島北部事務。

1948年8月大韓民國宣佈建國。8月15日 ,親西方的李承晚 ( 이 승 만 李為美普林斯頓國際政治博士, 1919年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務總理,同年受任臨時政府總統)當選總統,接替了自1945年以來在朝鮮半島南部執政的左派政府。 同年9月9日,北方選舉了金日成(原於中國東北抗日遊擊之共產黨員) 為朝鮮勞動黨的委員長和內閣首相)為首相,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立即予以承認。
.
.
紀念朝鮮戰爭之三(近因及參戰)

從古到今絕少有侵略者會承認自己先動手的 在南北嚴峻對峙下 南方有過挑釁行動 李承晚也要求過 美國協助 但是讓我們看看雙方那時的實力比較吧:

戰前南北雙方軍事力量的組建
當時的韓國(南)軍隊武器匱乏,沒有重炮 坦克空軍 ,軍官多為二戰時期日本或偽滿軍校出身,如後任總統的朴正熙 ,參謀總長的白善燁等。美國國務卿 艾奇遜在1950年 1月所發表的講話中,將朝鮮半島排除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外。而副國務卿魯斯克在6月20日接受國會質詢時也表示戰爭不太可能爆發。
蘇聯提供了人民軍大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從1946年起培訓了幾千名軍官,每師還配有蘇軍顧問,以及豐富實戰經驗的官兵,朝鮮人民軍的實力確實是韓國所無法匹敵的。在戰爭爆發前,朝鮮和韓國方面的軍事力量對比為:兵力2:1,火炮2:1,機槍7:1,半自動步槍13:1,坦克6.5:1,飛機6:1,朝鮮人民軍方面佔據絕對優勢。在戰爭爆發前,朝鮮和韓國方面的軍事力量對比為:兵力2:1,火砲2:1,機槍7:1,半自動步槍13:1,坦克6.5:1,飛機6:1,朝鮮人民軍方面佔絕對優勢。(所以白癡才可能性相信南方先發動戰事)

發動戰爭不是兒戲 有優勢當然不夠 沒有蘇聯的全力支持 以及排除美國的干涉是最重要的 而在 年 月 金日成的機會來了(佩娃註) 朝鮮共黨有許多派系 (金日成那時勢力不大 以戰爭取權力是唯一的老方法)…

1950年1月12日,國務卿艾奇遜在全國新聞俱樂部關於美國對太平洋防線的談話中宣稱美國的安全線包括日本、沖繩、琉球群島和菲律賓,既不包括台灣,也不包括南朝鮮,美國不會為了保護這些地方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他甚至在地圖上劃一條弧線,明確把台灣和南朝鮮排除在美國的太平洋防線以外

據可靠的消息 我們知道金日成被打了這支強心針後 不斷地糾纏史達林 最後至少得到史的默許以及必要時中共可能的援助

金試圖說服史達林 認為自己在幾星期內就可以拿下整個半島(事實上很快就打到釜山) 所以前文中金日成在會談時,指稱「即使戰爭爆發,美國也不會介入即使介入,時間上也來不及。」應為可信.

在遠因近因的配合下 野心家發動的超過百萬人犧牲的殘酷戰爭開始了.

六十年前(一九五○年)的六月二十五日凌晨四時左右,十萬北韓「人民軍」摸黑衝過三十八度線大舉南侵,韓戰爆發了。魯莽、自大的北韓頭子金日成向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誇下海口:「三星期內一定可以統一全韓。」史達林半信半疑,但相信的成分多於懷疑,因金、史皆很有把握地認為美國不會出兵,只有毛澤東擔心美國會出兵。結果,金日成把美國、中共和其他聯合國部隊拖下水了;只有蘇聯躲在幕後,看他的小老弟北韓和中共對付美國。

六十年來,有關韓戰的中英文著作及論文,可說汗牛充棟,一直有新材料出土。這裡主要是談幾個問題,第一是韓戰到底是誰先發動?朝鮮半島在二戰結束後被畫成南北韓,雙方以三十八度線為界,畫線的人就是日後在甘迺迪和詹森政府當國務卿的魯斯克。北韓被金日成統治,獲蘇聯支持;南韓則由李承晚當家,獲美國撐腰。南北韓都急切希望統一,雙方都有一群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和愛國者,南北韓軍隊常在三十八度線一帶發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從史料上來看,南韓軍方發動的糾紛多於北韓,有南韓軍政大員包括李承晚在內亦屢次公開表示支持軍方在三十八度線滋事。華府無法壓制李承晚,但不願事態擴大,拒絕幫南韓成立空軍

李承晚希望統一全韓,馬克思主義者金日成更企盼早日以武力完成使命;他知道北韓軍力超過南韓,一旦打起來,南韓絕非對手。金日成早在中共建國(一九四九年十月)後即一再要求史達林支持他南進,曾一連發了四十多通電報,並數度前往莫斯科當面向史達林陳述。史告訴金,要打仗一定要找毛澤東支持。關於中共如何介入韓戰,十多年來不斷有中英文著作論及,如現任教康乃爾大學的大陸學者陳兼(南伊利諾大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的楊奎松和華東師大的沈志華等。除毛澤東之外,中共老帥都反對出兵(包括劉少奇、周恩來),幾經論辯,最後毛一人拍板定案。

毛澤東向金日成表示美國如越過三十八度線,中國一定會出兵。韓戰的開打,是由金日成發起的,已無可置疑。但美國左翼異議報人史東(I.F.Stone)曾於一九五二年出版《韓戰秘史》一書,首先提出李承晚挑釁北韓,金日成火大才發動南侵的說法。一九九○年芝加哥大學史學教授康明思(Bruce Cumings)出版第二冊《韓戰的源起》,呼應史東之見。但廿年來,史東和康明思的說法在陸續出土的蘇聯檔案和其他史料的對照下,已站不住腳。也就是說,不管李承晚有沒有挑釁,金日成早已決心打南韓,他認為南韓不堪一擊,三星期內就可把李承晚打垮,他太過自信了。

美國的反應:聯合國軍的組建和參戰
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韓作戰,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在台灣海峽巡邏 。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提交了動議案,授權組成聯合國軍隊幫助韓國抵抗朝鮮軍隊的入侵。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動議以13對1的表決結果得到通過。 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麥克亞瑟上將為美軍遠東軍司令。 7月5日 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朝鮮(北)的戰役。
.

No comments: